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iCS2023亮点抢先看:光谱技术在环境检验测试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软件界面

  2023年6月15日,第十二届光谱网络会议( iCS2023 )将会邀请多位环境领域相关专家,对环境中气溶胶、水污染、卤代污染物等光谱检测技术及应用现在的状况进行探讨。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渐受到重视。为了可以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环境检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相关的科学仪器更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其中,光谱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环境监视测定手段,凭借高灵敏度、实时性、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等优点,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地监测各类环境污染物,在环境监视测定与保护领域具有大范围的应用前景。目前,光谱仪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水、土、固体废弃物等的检测,在环境领域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性能。

  ,将会邀请多位环境领域相关专家,对环境中气溶胶、水污染、卤代污染物等光谱检测技术及应用现在的状况进行探讨。

  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于四川大学获学士、博士学位,先后曾在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anada、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开展博士后研究。近年主要围绕环境分析存在的科学问题,开展现场分析新方法和新装置研究。在Angew. Chem. Int. Ed.、Environ. Sci. Technol.、Anal. Chem.、ACS Catal.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20 篇;入选国家优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杰青等人才计划;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技奖(CAIA)奖二等奖、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奖励;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学生英才计划指导教师、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执行副主编等兼职。

  【摘要】针对放射性样品中93Mo痕量分析测存在样品处理步骤复杂、灵敏度低、集体和质谱干扰严重等问题,提出光化学蒸气发生电感耦合三重四级杆质谱(PVG-ICP-MS/MS)新方法测定93Mo。其中PVG既能大大的提升样品进样效率,有可实现分析物与样品基质有效分离,来提升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ICP-MS/MS能够最终靠气体反应碰撞池进一步去除质谱干扰。最终实现93Mo高抗干扰和高灵敏分析。

  汪正(项目责任人),男,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材料谱学组分表征与应用课题组组长。研究方向为原子光谱/质谱/色谱基础和应用研究、光谱质谱新型仪器的研发和先进材料制备表征及在分析化学和环境化学的应用研究。曾先后负责科技部国家仪器研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和面上基金、中科院仪器研制项目、中科院仪器设施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和上海科委基金等。是国际期刊《Atomic Spectroscopy》、《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和《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编委。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同行认可的高水平期刊Anal. Chem., J. Anal. At. Spectrom.,Spectrochim. Acta Part B,Anal. Chim. Acta 等发表论文10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 部,建立国家标准3 项,获授权专利17项。2010 和2018 年两次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励(排名均为第一)。

  【摘要】主要介绍使用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技术,研发出相应便携式金属离子水质分析仪系列新产品。能够野外水体金属元素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对重大、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快速反应和溯源水体污染源;实施监测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特定元素变化。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常务编委;《光散射学报》编委,全国分子光谱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气溶胶物理化学,光谱分析,大气物理化学,分子谱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结构化学,超分子化学。张韫宏教授课题组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与环境问题紧密关联的大气气溶胶吸湿性的研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7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课题组建立了气溶胶流管AFT(Aerosol Flow Tube)结合FTIR观测、气溶胶FTIR-ATR原位探测、压力脉冲技术-快速扫描真空FTIR检测、单液滴光镊悬浮探测、气溶胶液滴两次聚焦共焦拉曼探测等光谱学方法,开展了气溶胶吸湿性、风化动力学过程、非均相化学反应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实现了吸湿增长因子、风化结晶速率、分子扩散系数、反应摄取系数等基本理化参数测量。近十几年来在Atmospheric Chem Phys、Anal. Chem.、EST、J. Phys. Chem. A、Phys. Chem. Chem. Phys和化学通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被SCI他人引用1500余次。研究论文被EST(2019年11期)和PCCP(2005年14期)选为封页。

  【摘要】微液滴是大气气溶胶的一种主要存在形式,与大气水分子、痕量气体时刻发生气液分配和气液化学反应过程,液滴内部也存在风化结晶、传质受阻等过程,本报告主要内容是如何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开展气溶胶液滴的物理化学动态过程研究,包括过饱和状态下离子对的形成、风化相变过程、扩散系数测量、pH值测量、反应动力学摄取系数测量等方面的内容。

  陈珂,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2006年考入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15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主要是做激光光谱和光纤传感方面的基础与工程应用研究工作。担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应用光谱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Optics Letters、Analytical Chemistry等期刊审稿人。工作7年来,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项目1项,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已发表SCI/EI论文86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62篇(JCR Q1分区论文38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已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43项,其中第一发明人专利21项。

  【摘要】光纤光声传感技术具有灵敏度较高、感测距离远、本质安全和抗电磁干扰等诸多优点。大连理工大学光纤光声传感技术研究团队在近几年设计了高灵敏度光纤MEMS悬臂梁声波传感器,其信噪比相比传统的电学麦克风提高了1-2个数量级;提出了基于绝对腔长测量的光纤法布里-珀罗(F-P)声波传感器解调方法,包括光谱解调法和光学互相关解调法,实现了对声波信号的高灵敏、高稳定和大动态范围探测;将光纤声波传感器用于光声信号测量,提出了干涉型光纤声波锁相探测方法,设计了新型的光纤悬臂梁增强型光声光谱仪器以及微型光纤光声传感器,对于NO2和SO2等气体的检测灵敏度达到ppb量级。光纤光声传感技术在环境气体监测、溶解气体分析以及煤矿和石化厂区的安全监测等领域具备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李祥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得授权美国发明专利3项,授权国内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近7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0多篇。主持过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施开发专项任务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973专题、以及企业合作等多项项目。近年来,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基础理论、仪器开发和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光谱分析及其一体化控制软件开发、光谱数据处理、分类分级和定量分析算法、在线检测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台式、移动式、便携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成分分析仪。

  【摘要】卤代污染物具有环境持久性强、难生物降解、生物累积性和长距离迁移等特点,在土壤、水体和大气等野外环境中均有分布,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但是,常规的卤代物检测的新方法成本高、效率低,没办法实现卤代污染物的快速、原位、低成本、高灵敏度分析。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是一种前沿的元素分析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实时、多元素同时检测、不受样品形态和环境限制等特点,已在卤代物检测等原位成分分析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由于卤族元素第一电离能较大,探测到的原子发射谱线很弱,导致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很差。基于此,报告提出基于分子自由基精准构造的卤代污染物LIBS检测的新方法,即通过基体辅助方法主动、快速、低成本地实现等离子体中卤族元素分子的可控结合,获得稳定性高、谱线强度高的卤代物衍生光谱。该方法有望从根本上解决LIBS技术中弱谱线元素检测的难题,大幅度提升卤代污染物检测的灵敏度、精准度和可靠性。

  范美坤博士,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化学系博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生态环境政策法治研究会常务理事、生态环境政策研究专委会主任;科技部重大专项和四川省科技奖励会评专家。长期从事环境监视测定检测技术探讨研究,已主持承担国家级课题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在2021和2022年度两次荣登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年度科学影响力全球前2%顶级科学家榜单。

  【摘要】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最广为人知的优点就应该提供单分子的指纹光谱,因此被大范围的应用于痕量和超痕量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在复杂的样品体系中,SERS呈现的光谱信息实际上由两方面因素决定:1)样品中所能到达SERS增强基底表面的化合物(组合);2)非间接接触基底并能发生电荷转移的化合物(组合)。这些光谱信息的组合可以为负责体系画像。因此,SERS可完全应用于复杂体系的识别、区分和溯源。本报告讨论了通过对SERS基底和激发波长的调制获取SERS光谱信息矩阵用于复杂体系(如微生物、农产品和污水等)识别和溯源等的初步尝试。由仪器信息网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太赫兹生物物理分会等协办的将于

  举办。iCS2023将聚焦最新、最前沿的光谱技术及应用,特别设立了超快/瞬态光谱最新技术及应用进展、高光谱技术及应用新进展、光谱快检及在线应用技术进展等专场。同时会议也会选择光谱技术在生命科学、环境、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深入探讨,为国内外光谱科研工作者及专业方面技术人士提供一个全新、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以促进业内交流,提高光谱研究及应用水平。点击

  育种家话育种“三株野草”如何变成“一碗面”?——对话小麦育种专家杨武云

  AI人工智能赋能生命科学实验创新,Opentrons三代新品重新定义实验室自动化

  持续研发投入,力争更快实现国产替代——访皖仪科技先进的技术研究院院长张鑫

  三英精密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三维图像研修班圆满落幕

  2023年度“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6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申报指南发布

  2023全国太赫兹生物物理年会将于7月28-30日在四川成都举办(第一轮会议通知)

  • 在线客服
  • 联系电话
    181-1877-6570
  • 二维码

    扫一扫
    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