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注意】严寒冬季谨防这个“无形杀手”

发布时间:2024-01-09 1 次浏览

  12月16日,家住杭州萧山的祝先生和沈女士两夫妻跟上了“围炉煮茶”的潮流,为了防寒,就关紧了所有门窗,在家支起炭火炉,搞点冬日氛围感。

  屋子里暖烘烘的,沈女士渐渐睡着了,祝先生也感到有些头晕,还有点全身无力。

  此时的他已经感觉有点不对劲,意识到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于是他灭掉了炉火,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了窗边开窗通风。

  在呼吸到新鲜空气后,祝先生的意识慢慢清醒,他立马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求助。

  一氧化碳(CO)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大气中CO含量甚微。

  1857年,生理学家克劳德·伯纳德(Claude Bernard)发现一氧化碳通过竞争性结合血红蛋白,进而降低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和组织氧分压(PaO2),造成组织缺氧。

  一氧化碳对机体的危害程度,与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和一氧化碳暴露时间成正比。

  当伴有贫血、心机缺血、脑供血不足、发热及种种原因所致低氧血症者病情更加严重。

  主要以脑缺氧为主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甚至会出现短暂昏厥。

  在轻度中毒症状的基础上,还出现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面色潮红、多汗、脉搏加速等循环系统症状,也有神志不清、走路不稳、意识模糊、困倦乏力、判断力下降、出现幻觉、浅昏迷、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神经系统症状。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会出现深度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各种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口唇、面色苍白或紫绀,大汗、体温升高、血压下降、呼吸抑制。重度中毒患者死亡率高,存活者可有严重后遗症。

  遇上炉盖不严、烟囱堵塞、刮风倒烟,且门窗紧闭、排烟不畅时,则会引起CO中毒。

  根据2017-2022年全国监测数据统计,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约占全部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90.8%。

  另外,集体食堂、餐馆(特别是炭火火锅店)、宾馆等饮食住宿服务单位取暖炉具、燃气、煤气设备及通风装置使用、安装或维护不当;

  室内使用煤炉、炭火、燃气、煤气热水器(灶具)等设备时,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按时进行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

  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的热水器,须请专业技术人员安装,经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不要私自更改燃气、煤气管道设施。

  定期对燃气,煤气管道,煤气热水器减压阀和皮管,煤气灶具的气罐、减压阀、皮管,进行检修,如发现有老化、破损、锈蚀、漏气、或关闭不严等问题时应按时换和维修。

  1.室内使用煤炉、炭火等设备时,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要经常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煤炉要安装烟筒,烟筒接口处要顺茬接牢(烟筒粗的一头朝向煤炉),严防漏气;烟筒口最好开在下风向,伸出室外的烟筒,最好加装遮风板或拐脖,防止大风将煤气吹回屋内;屋内务必安装风斗,风斗最好安装在门窗的上方。按时进行检查炉具,维护和清扫烟筒、风斗,保持烟筒、风斗畅通。

  3.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应远离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不要直接放置在卧室;如条件允许,晚上睡觉前最好将炉具搬到屋外。

  使用燃气、煤气热水器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洗浴时间切勿过长,使用完要检查热水器是否完全关闭。

  使用燃气、煤气灶具时,切记人勿远离,严防溢锅将灶火浇灭,导致燃气、煤气溢出,使用完要检查灶具是否完全关闭。

  不要在室内、车库、地下室等场所使用小型油、汽发电机,要在室外使用并远离门窗、通风和排气装置。

  1.车辆停放在车库、地下室时,不要让汽车引擎持续运转;车在停驶时,不要长时间开着空调,也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

  1.首先立即开窗通风使空气对流,迅速关闭煤气/燃气灶具、热水器阀门、管道煤气、熄灭炭火等设施设备。

  4.对于中重度中毒患者,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早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做高压氧舱治疗。

  5.对于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同时迅速转入医院做抢救治疗。

  常压吸氧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无法实施高压氧治疗时可给予常压氧治疗,直至碳氧血红蛋白水平接近正常(3%)、中毒症状得到缓解。建议每次吸氧时间6 h。

  除一般对症治疗外,对重度中毒出现急性中毒脑病者应积极进行抢救,如消除脑水肿、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纠正酸中毒等,积极防治并发症。

  在系统首页点击“我要投稿”按钮填写信息和上传作品,被采用稿件将发布在粤卫平台公众号,还有稿酬哦!长期征稿,题材不限,欢迎各位~

  • 在线客服
  • 联系电话
    181-1877-6570
  • 二维码

    扫一扫
    加好友